新闻中心

    NEWS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 电话:+86-0000-00000
  • QQ:987654321
  • 邮箱:987654321@qq.com
  • 联系人:王小姐

权威发布:威海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11 12:36:17  来源:  作者:

11月11日上午9:00,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谭远国,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军伟,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任王海民,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李世强介绍我市科技创新综合改革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具有威海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省第5位,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列全国百强第34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1。
全域创新工作格局逐步成势
今年4月份,我市组建了市委科技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集全市之力,加强科技工作的顶层设计,强化战略规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推动创新体系高效运转,持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实力。
系统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出台实施《关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出32条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并配套出台了13个实施细则,集中支持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关键环节,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以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国家创新型县(荣成市)、科技创新强县(环翠区)、国家农业科技园(海高园)为支撑的全域创新格局,四个区市同步获批全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全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约2900家、高新技术企业约17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4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2.98%。
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建设
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9个、省级472个。2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效实施,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大科学装置清华大学宽能谱超高通量试验堆项目即将启动。
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共同体、省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加速推进,促进创新要素融合、协同创新。“1+4+N”创新平台体系深度拓展,纳入创新平台29家,延伸设立各类创新机构161家,汇聚院士33名,累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14项、成果转化243项,有效推进体系能级再提升、创新效能再释放、人才引聚再加码、产业赋能再突破。
创新链产业链加快融合发展
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优势产业链,精准布局8条创新链,实施有组织科研,完善“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突出高校创新“动力源”作用,优选聘任25位首席科学家,用好180多名博士生导师领衔、1300多名技术专家组成的153个研发团队,带领教授专家每年走访企业350家以上,与企业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科技攻关、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3年累计促成高校院所团队与企业产学研合作270余项,在威海转化技术交易额4.7亿元,年均获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0多个、省级科技资金4亿元左右。
“核动未来”科技示范工程2年共支持1.4亿元,“海空天立体化观测项目”两期支持总额1.73亿元。
近三年,全市累计荣获国家、省级科技奖励35项,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商运投产入选202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威高“妙手”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入选2023年度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国内首个面向海洋目标探测识别的通遥一体化卫星星座“威海壹号”成功发射,星地星间激光通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动海洋产业“机器代人”实现传统产业蝶变升级,试行“团购+补贴”式集中采购鱿鱼掏黄、鱿鱼包装自动化设备60多台,围绕海参、海带、牡蛎、扇贝、鱿鱼、鲅鱼等6大类海产品,重点开展13款自动化设备科研攻关、应用推广,提升海洋产业智能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积极培育未来新赛道,围绕低空经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算力布局、生命科学等领域,挖掘北大等高校前沿技术成果,引进培育母乳寡糖生物合成、磁性概率芯片等一批高成长性项目。围绕智能快递、碳纤维、房车等领域,布局建设10家“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
科技金融融合更加紧密
率先实施“拨投贷保”联动支持政策,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的“卡脖子”攻关项目,以科技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股权投资”跟进、银行机构“信贷投放”、保险机构承保补偿等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联动支持,支持骨干企业“研发有钱投”“意外有保险”,“卡脖子”攻关项目库入库106个项目,促成39家企业获得银行无抵押无质押贷款授信5.61亿元。
积极推动投融资对接合作,邀请中科创星等专业投资机构来我市对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14家初创期企业争取省级科技股权投资1.45亿元。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2022年以来为9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57.93亿元、贴息补助881.6万元,全省第6。
大力培育引进创新人才
全方位培养、用好创新人才,落实新时代英才工程,实施“人才飞地”、市场化引才、海外工程师计划等引才措施,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机制,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带技术、带项目来我市创新创业发展,累计培育国家级人才23名、省泰山系列人才119名,高层次人才数量保持全省前列,省海外工程师入选数量连续2年全省第1。
建设全省唯一的山东省外国专家驿站,建成了6家驿站分站,为外国专家的引留用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打包式服务,常态化开展产业对接、技术合作、联谊体验等活动,帮助专家解决各类问题300余项,让外国高端人才爱上中国、留在威海,在威创新创业外国专家1300多人,居全省第3位。
广泛集聚创新要素资源
深入推进科技交流合作,拓展高校院所科技合作“朋友圈”,与18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科技合作,支持我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转化,引进转化一批优质科技成果,引进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研究院,支持企业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连续举办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中韩创新大赛、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成为山东国际科技合作的名片。
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7家、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1家,建设2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10家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举措要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聚焦科技供给优化持续发力。持续完善“1+4+N”创新平台布局,构建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有效发挥各类创新平台作用,统筹创新资源向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聚焦创新企业培育持续发力。进一步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支持小微企业共享创新资源,切实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聚焦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发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形成全链条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畅通校企合作、平台交易和市场对接通道,实现科技成果能发现、可评价、快应用。
聚焦科技金融结合持续发力。创新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方式,打造全链条基金支持体系,优化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加快推动科技金融结合,引导金融“活水”滋养源头创新。
聚焦人才培养引进持续发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要紧扣产业发展需求,系统制定人才引进路线,拓宽企业引进人才渠道,健全多途径育才机制,完善留才用才政策,汇聚天下英才,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
★科技部门在项目建设方面有哪些工作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我市聚焦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目标,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产业为基”理念,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以科技创新助力项目创新,以项目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出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实施市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年度计划管理。为解决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重点不突出、零打碎敲不系统、具体抓手不多、支持方向不精准等问题,我市自2018年起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年度计划管理,坚持“大创新”布局,围绕技术、产品、平台、模式等一体化创新发展来设计安排,引导企业发展思想变革,牢固树立全面创新理念。在项目谋划设计上整体把握两大原则:省市联动,抓好在研的省级重大项目实施和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市区联动,抓好未来三年科技领域重点项目的谋划储备。今年,实施市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142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9.58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28.59亿元,投资完成率96.7%。通过市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带动实施,24项重大科技成果入选山东好成果库,手术机器人、刺参新品种、高性能碳纤维等13项成果获省级科学技术奖。
引导龙头企业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组团式联合攻关。充分发挥领军型企业资源条件优越、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优势,变革以往大企业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鼓励和引导领军企业、龙头企业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组建创新联合体、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平台,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先后建设了2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0家市级创新联合体。今年以来,获批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等各类项目200余项,扶持资金近2亿元。
大力实施市级“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建立“揭榜挂帅”常态化征集机制,以改革创新增活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研究出台了《威海市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工作指引》,将“揭榜挂帅”项目分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两类,分别给予支持,丰富“揭榜挂帅”“定向委托”“赛马制”等更多的新型科技组织方式。今年以来,在热敏打印头、电机模拟器、矿山智能巡检机器人等领域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1项,新征集“揭榜挂帅”技术攻关类需求17项、成果转化类需求2项,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发展,发布核能领域、海洋养殖领域“揭榜挂帅”技术需求6项。
★科技系统在推进科技交流合作以及深化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方面,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和举措,具体情况如何?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全市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深入推动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有效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标准策划实施产学研合作活动。以“企业技术需求清单”和“高校科技成果清单”两张清单为牵引,先后与北京、重庆、济南等地的25家高校院所对接洽谈,达成产学研合作90多项。本月17、18日,将在北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相关院所等共同举办“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北京专场”活动,欢迎威海企业界、科技界的朋友赴京参会。高质量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中东欧高价值成果创新合作大会暨2024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促成18个国际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本月20日、21日,将举办第四届中日科技创新合作大会,届时邀请日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20多位嘉宾参会,欢迎有意向的企业代表、科技人士到会交流。高水平建设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成功举办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培训班和技术合同登记培训班,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92项,技术交易额达到3.92亿元,完成四技服务类创新券兑现工作,共兑现资金1387.36万元,涉及技术交易额6089万元。
下一步,将继续以集聚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服务企业和产业创新为目标,加大科技合作推进力度。举办科技交流合作品牌活动,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创新资源。组织举办4场科技合作名校直通车专场对接活动,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00项以上。举办中欧、中日、中韩创新合作大会等多场国际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强化产学研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威海)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平台载体加快建设,实现平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培育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技术经纪培训人100人次以上,发挥好“科技红娘”的牵线搭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样品变成产品。
★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科技局坚持将创新主体培育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牛鼻子”来抓,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持续深化梯次培育,壮大创新主体队伍。坚持全面发力,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成长路径,构建多层次、分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成长体系,运用省级创新创业赛事奖励、企业研究开发补助奖励、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培育机制,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减轻企业研发压力,助力企业成长为“三高一核心”企业。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约17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约29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2.98%,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突出科技创新引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支持,支持金额最高达到100万元。搭建赛事竞技平台,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省级赛事初赛,组织创新创业大赛赛事培训,推动“骏马上赛场、争赛道争资源”。今年支持我市66家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争取省级财政支持2235万元,28家企业获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奖补资金549万元,17家企业通过赛事活动争取贷款支持1亿元。
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加速。全面贯彻落实省科技金融165体系,借力“科融信”平台,助力企业的“科技报表”成为金融机构认可的“财务报表”,实现“技术本领”变本钱、“知产”变资产;同时,鼓励企业凝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争取科技股权、先投后股、拨投结合等多种融资支持。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已累计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342笔,贷款总金额14.59亿元,同比增长7.12%,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近300家,其中纯信用贷款达到10.96亿元,累计争取股权投资1.4亿元。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围绕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探索种子基金及天使基金,丰富服务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体系,完善多层次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加速成果转化,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多维度支持企业攻关核心技术,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电话:+86-0000-00000
邮箱:987654321@qq.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Copyright © 平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湘ICP备11111111号